Subscribe Now

Trending News

16 10 月 2024

蝦品輯

從《借一段有你的時光:我們用青春打造的城市風景》看見租屋族的迷惘與希望|人物專訪
好書推薦, 蝦聊室

從《借一段有你的時光:我們用青春打造的城市風景》看見租屋族的迷惘與希望|人物專訪 

從《借一段有你的時光:我們用青春打造的城市風景》看見租屋族的迷惘與希望|人物專訪

把「30 歲」丟進 Google 搜尋,你會發現許多熱門結果,例如「30 歲轉職」、「30 歲存款」、「30 歲代表了什麼」……多數人十分焦慮 30 歲後的人生規劃,已有明確方向的法呢,卻選擇在 30 歲這個階段,整理過去 10 年歷程,寫下《借一段有你的時光:我們用青春打造的城市風景》,沉積過往養分,前進下一段時光。
專訪這天,台北大雨滂沱,我和同事共撐一把傘,各自淋濕半邊身體,來到專訪地點萬華玖樓,在門口迎接我們的,是這個共生空間的共同創辦人法呢。從悲涼的街雨中躲進玖樓,頓時有種家的感覺。
法呢本人和他的文字散發著相同氣息,很溫柔、很自然。怎麼說呢?我們全程是在床上完成專訪的,夠自然了吧!接下來的一個多小時,我成了玖樓短暫住客,跟法呢借了他一小段時光,聽他聊書、聊玖樓、聊別人、聊自己。

#

小編:
這次的專訪是跟大家介紹《借一段有你的時光:我們用青春打造的城市風景》這本新書。其實故事一直都在,怎麼會想要集結成書出版?
法呢:
其實我會覺得出書是解決這段我 30 歲生涯焦慮的很重要的東西,我把很多過去二十幾歲到三十幾歲剛來台北的那種陌生的感覺、中間認識新朋友-然後開始變得有自信、開始聽到很多人的故事-慢慢地找到自己想做跟喜歡的事情,最後決定把這些事情記錄下來,讓三十歲之後比較不會有渾沌的感覺。
我自己是覺得寫書算是解決自己心理焦慮的一個東西。
小編:
所以你對三十歲以後的焦慮是怕沒有目標,沒有方向?
法呢:
沒有啦,就是社會上對三十歲都有一種期待,或是本身對歲數有焦慮,覺得這個歲數應該要怎樣。雖然我對自己的人生方向很清楚,知道要做什麼事情,可是總是覺得前面那段時間需要被整理起來,不是說過去那幾年就這樣過去了。

「當這座島上很多事情不是你想像的樣子,不管是感情還是工作、或是家裡價值觀的溝通,有時候就是覺得為什麼自己要留在這個地方?」

小編:
這本新書裡有 40 幾則故事,裡面有沒有哪一則故事是你最感同身受的 ?
法呢:
第 27 章,是我的大學的學妹。她是個非常優秀的人,從小到大資優班、台大、一路到知名外商,基本上她很照著這條規則在走,但是她講的一句話讓我印想很深刻的是:「當這座島上很多事情不是你想像的樣子,不管是感情還是工作、或是家裡價值觀的溝通,有時候就是覺得為什麼自己要留在這個地方?」所以之後她因為一段遠距離的關係,毅然決然地把在台灣的這些成就砍掉,直接到巴黎去了。這對我來講這是一個非常有啟發的事情,就像玩遊戲帳號砍掉,重新在巴黎重新創一個帳號的感覺。
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不斷的在往上爬,從鄉下、到台中、台北、紐約,到了繁榮的城市去,總是有個期待要我們往上爬,但我沒有想過如果到了那邊,發現事情不如預期怎麼辦?我覺得這件事情是發生在每個北漂人的身上。
爸媽以前都會說台北多麼的富麗繁華,有很多機會跟資源,但是他們沒有講的是更多很現實的東西。每個朋友都在講台北怎樣怎樣,混不下去的就回家了,有的待了三年就變社畜,不知道自己正在複製貼上每一天。我覺得這好像是一個很大的問題,但是沒有人去深入了解背後的原因,所以後面才慢慢累積成書裡面的故事。
也會想在往上爬的過程中,我們是很難掉下來的!但我學妹都爬到 101 了,不管在成就上、地理上都是在最頂端的位置,我就想她要下去哪裡,不知道!但是對她來說巴黎距離可能是更上面的位置。

「你來台北最讓你想放棄、回老家的那件事是什麼?」

小編:
這次新書其實不只是文學作品,也是一本有很多攝影作品的,想知道你是怎麼挑選這些照片的?
法呢:
書裡面的故事大該分為三種:一種是室友,一種是過去認識的朋友,最後一種是 IG 上的徵集故事。
我的訪綱就只有一條,那就是:你來台北最讓你想放棄,回老家的那件事是什麼?你最挫折的那件事是什麼?你是怎麼克服這件事情,甚至你沒有克服的原因是什麼?
所以基本上我會要他描述那段時間發生的時間、地點、場景,那個地方有誰,然後那天的季節,空氣的溫度,當時的感覺是什麼樣子。訪談完,也會讓他回憶起那段故事的場景或是照片,有些是當下拍的;另外有些是我早期一些比較符合那個故事的照片。一樣是反思,那麼多人來到台北,三年五年,一年半年,追尋的都是爸媽形容的台北,有時候辛苦的是下班後你必須自己面對那些挫折,不管是買晚餐或是在捷運站,我覺得那些照片代表的是他們那時後的心情。

「不管怎樣回頭看,你的選擇都是對的。」

小編:
書裡面有提到說,怕做錯選擇、浪費時間,但其實很多人還是繞了滿多的路。你自己有沒有一些人生繞路的經驗?

法呢:
(笑) 書中有一句話我非常有印象,就是「不管怎樣回頭看,你的選擇都是對的。」
因為不管如何,你在往回看的時候你自己會把過去順成對的。每一個東西是養分讓你變成現在的樣子,如果你活在當下,全心全意嘗試,不管後來你覺得是對的事情或是錯的事情,都會變成對的事情。如果把以前的事情當做在繞路,某種程度來說你就會覺得你好像在這個城市白活了。
我覺得繞路這件事情的話,在當代來說是好事,如果你直直走就死了。我覺得當代的繞路是必要的,只是你後來怎麼解釋那段繞路帶給你什麼養分。你會發現在繞路的時候是很充實的,依然會覺得繞路這件事是很正確的,然後你也會用這樣的心態繼續走下去,覺得很充實。

「老闆不乖就辭職」?

小編:
大家都很愛說我們是失落的一代,那你覺得你自己是失落的一代嗎?
法呢:
算欸,超失落欸。
小編:
我們都算是這個時代的人,但像你創辦了玖樓,讓這個社會這個環境有了些轉變,對失落了一代來說,我們有什麼樣的優勢?
法呢:
我舉例好了,是我最近滿有感觸的事情是,關於辭職這件事情
我記得好像有一個梗圖吧,就是在說 60 年代沒有人聽過辭職這樣的事情,70 年代聽到真的有人辭職,80 年代聽到有兼職,90 年代會聽到「不爽老闆就辭職」,到了 2000 年變成「老闆不乖就辭職」。
回想爸媽那個經濟正成長的年代,他們是很辛苦的戰後年代,只要努力就會有收入的年代,所以對他們來講工作環境再差,加班到再晚,反正有做就有收入,然後累積成台灣現在這樣的狀況。
我們現在是反過來,現在是下修的狀況…因為當老闆很難,經濟就算在下降的狀態,老闆還是要想辦法讓公司優足夠的營收,同時當代的人追求的已經不是百分百是錢了,反而是意義感更重要。
所以什麼叫「老闆不乖就辭職」?我覺得大家的父母都很開放,也都很讓小朋友嘗試事情,所以我說繞路在這個世代是重要的,爸媽那條一直走到底的路在現在的公司是不適用的,爸媽願意培養你,投資你出國,去嘗試體驗,這些都是這個世代的人該好好把握的。
應該說那條直直走就會有回報的那條路線已經過去了,我們如何運用過去爸媽給的栽培,整合那些看似好像不相干的東西變成自己,我覺得這是我們這個世代面對的焦慮跟優勢,我們是很有資源的,但就是差在誰整合得好。

「我們期待的不是你在這邊住了十年,而是讓你穩定了,然後有人在你孤單的時候接住你。」

小編:
可以聊一下創辦「玖樓」這個的理念是什麼?
法呢:
我一開始只是想解決自己的問題,後來發現身邊有很多人也有這個問題。表面上我們在解決租房子的問題,但從行銷的角度想,消費者最終想要的是所謂的「歸屬感」。他們要的是心理的平靜跟如何解決「孤單寂寞覺得冷」這件事,他們要的是有連結可以從中學到一些事情。
所以說我們就把自己的想像打開,傳統大家對租屋族的印象就是 18-30 歲,學生、上班族、情侶。但是我們把問題放大到不是租屋,而是解決居住在這個城市覺得「空虛寂寞覺得冷」的問題。其實從 18 歲到 70 幾歲都有這個問題,所以當這個命題變大的時,就會重新思考我需要很多劇場。
有一個很神奇的年齡是 27 歲,過了 27 歲後的這群人,他們需要的是室友、需要有可以六個人座的長桌子。互動變成晚上十點,被老闆罵的時候可以約閨蜜來,一起煮飯、喝紅酒,一個月發生一兩次,已經不是 30 幾個人擠在一起看 Netflix 這樣的需求。
我們一直覺得這是一個我們的使命,我們不期待一個室友會在這裡住五年,人都不走這樣。這樣的社群組成會僵化。玖樓需要的是社群,你剛來這個城市你需要新朋友,你需要一些連結。我們期待的不是你在這邊住了十年,而是讓你穩定了,然後有人在你孤單的時候接住你。我覺得那樣真的很棒,在台北找到一群家人,讓你沒有疏離感。

我會稱台北為「緣鄉」。

小編:
你在台北住了 13 年,如果讓你用一個形容詞形容台北,是什麼詞?
法呢:
我會稱台北為「緣鄉」,有緣的緣,它對比的是你原本的「故鄉」。
我會這樣慢慢定調台北市這樣的一個角色,我不會把它當作我的故鄉,但這裡有很多我愛的朋友,我愛的事情,很多有趣的活動發生。它是因為當時大家有緣所以來的這個城市,所以固定下來。
所以對於台北我會用這樣一個詞去對比我的故鄉跟台北,不像以前想的那樣,有個很明確原因,所以固著在地緣,進而往下紮根,而是在這個游動世代透過網路,或是其他事情去理解每個我在的地方,還有探索情感的連結。

小編:
書名用這個「借」好像滿貼切的,其實看這 40 幾則故事的時侯,都會在這些人身上找尋一點點跟自己相符的經驗,然後借了一點經驗貼補在自己身上,或是借別人的想法有一些啟發。
法呢:
其實四年,住來的四五百個室友,每個人都貢獻我後來很多東西,這個「借」的概念其實就是「租」的意思。大家來到這個空間,或多或少都在想辦法讓這段青春在彼此的生活中到最滿。我覺得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樣子。
大家都會搬走,因為穩定下來開始想要追尋自己的夢,我覺得都很好。可是不要忘記最初那一段時間,我們可能是因為哪個室友,在你失戀或是找不到工作時陪你回家的路,那往往都是一個轉捩點;不要忘記那可能是來自當時的一段談話。可能這些關系非常流動,但是這些東西都應該在你心中被刻畫著被記著的。

#

小編後記:
許多人常說「台北居大不易」,身為也住在這裡 9 年的外地人,我認為住下來不難,但歸屬感,才是真正夜深人靜時,必須獨自面對的課題。
將一群寂寞之徒聚在一起,即便短暫相會,也因為珍惜緣分,帶給彼此的能量難以想像。法呢貢獻一己之力,改造「緣鄉」台北,拼接「玖樓人」的城市風景成書,將共感擴散至建築無法觸及的心靈角落,我們終於有機會借一段書裡的人生經驗,找到小小的歸屬感。

點我看▶《借一段有你的時光:我們用青春打造的城市風景》

 

採訪
/陳科寰
攝影
/許仲賢
企劃
/蘇琳惠
撰稿
/陳科寰、蘇琳惠

 

Facebook 留言

Related posts

})() })()
蝦皮特選Pop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