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gories: 生活百科蝦生活

【三伏貼攻略】2024 三伏貼日期時間/位置 / 功效/禁忌一次看!

2024 三伏貼日期時間/位置 / 功效/禁忌一次看!

三伏天是哪幾天?三伏貼又是什麼?體質虛寒、容易氣喘,或是時常過敏的朋友應該都聽說過中醫的「三伏貼」,然而三伏貼是什麼呢?原理又是如何運作?自己的體質適合貼三伏貼嗎?建議先弄清楚這些問題後,再前往中醫診所開始療程!這次小編特別整理了關於三伏貼的資訊,像是今年三伏天的日期時間、三伏貼的位置、功效、禁忌等,讓大家在尋求身體健康的路上更加順遂~

|三伏貼是什麼?三伏貼原理一次懂!

「三伏貼」其實是「三伏」加上「貼炙」組合而成,分開來看便能很清楚地明白三伏貼和三伏天以及敷貼中藥(炙)有關,那麼為什麼我們要在三伏天時使用貼炙?三伏貼的原理又是什麼呢?

所謂三伏天其實就是一年當中最熱的三個時期,俗話說:「冷在三九,熱在三伏」便是這個意思,而傳統上認為人與自然相應,在氣候更替之時,往往會對人體產生一些影響,因此在三伏天時,會選擇在特定穴位上敷貼中藥,除了因夏季天氣熱,人體血液循環佳,皮膚毛孔張馳,有利於外敷藥物滲透外,更遵循「冬病夏治」的概念,從而達到扶助陽氣的功效,使體質虛寒者的症狀得以減輕。

 

|三伏天日期時間(2024)

三伏天的具體日期是以節氣日期配合干支紀日法而定,初伏天是在是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;中伏天是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;末伏天則是立秋後第一個庚日。而 2024 年的三伏天分別是:

  • 初伏:國曆 7/15~7/24
  • 中伏:國曆 7/25~8/13
  • 末伏:國曆 8/14~8/23

不過,古今氣候差異漸大,因此,可以選擇在夏至過後天氣炎熱時治療即可。今年第一次三伏貼的時間可以參考各中醫診所的診療時段~

*庚日的由來:古時使用天干地支紀錄時間,包含年、月、日,而天干有十個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,因此每隔十日就會輪到一次「庚」,也就是帶庚的日子,便是庚日。

 

|三伏貼功效有哪些?可以改善哪些症狀?

三伏貼會使用白芥子、細辛、乾薑等性溫、化痰及疏通經絡的中藥材製成藥餅,效果是驅寒溫陽,因此特別適合體質虛寒的人進行,而一般來說對以下症狀也能有所改善:

  • 體虛
  • 過敏體質(過敏性鼻炎、氣喘)
  • 反覆感冒、久咳
  • 婦科疾病(痛經、白帶)
  • 胃脹、胃寒、腹瀉
  • 長期疲勞

 

|三伏貼位置?要貼在哪些穴位?

三伏貼穴位通常會是:大椎穴、定喘穴、大杼穴、風門穴、肺俞穴、厥陰俞穴、腎俞穴等位置,每次約敷貼 3~7 個穴位,中醫師在經過診斷評估後,會根據患者身體狀況來選擇穴位,利用各穴位的特性,讓藥性溫辛的藥材更能發揮效用。

|三伏貼貼多久?一年要貼幾次?

三伏貼一年建議貼三次,在初伏、中伏、末伏三日各進行一次療程(間隔一週以上)。而三伏貼藥性溫辛,建議敷貼過程成人不要超過 4 小時,小孩不超過 2 小時,並非貼越久越好,更不適合貼過夜喔!此外,三伏貼的療程建議可以持續 3~5 年,將有更好的效果。

 

|三伏貼禁忌?哪些人不能貼三伏貼?三伏貼副作用?

雖然三伏貼可以調理體質,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喔!下列四種不建議貼三伏貼的患者,快看看是不是你:

  • 孕婦:由於三伏貼藥物有加速血液循環、活血通絡的效果,孕婦不宜。
  • 一歲以下的幼兒:一歲以下之幼兒皮膚稚嫩,三伏貼藥物帶有刺激性,建議滿三週歲後再向醫師諮詢。
  • 感冒期間:正在感冒的患者可能有發燒、咳嗽等症狀,此時對中醫而言體質是較不穩定的,三伏貼可能會有非預期中的影響,因此不建議貼三伏貼。
  • 經期期間:和孕婦原理一樣,三伏貼藥物有加速血液循環、活血通絡的效果,經期間不適合進行療程。
  • 背部有傷口:可能刺激傷口,產生更不適的反應。

除了上述情況不適合使用三伏貼外,一般來說若皮膚僅局部出現微熱、搔癢、微刺的感覺皆屬正常範圍,而少數皮膚較敏感的患者,可能對藥物會有過敏反應,像是明顯的灼熱感,甚至起水泡,若有這些較嚴重的反應建議提前取下藥餅,也建議第一次嘗試三伏貼的患者,可以多留意觀察,或讓醫師評估並檢查是否對三伏貼藥物有過敏反應。

而關於三伏貼副作用,常見的幾種不適症狀便是皮膚過敏及上火口乾,若有這些不適症狀,可以請中醫師調整敷貼穴位喔!

 

|三伏貼注意事項?貼完之後需要特別留意的地方?

三伏貼看似方便,但其實也有一些注意事項需要大家特別留意!

  • 敷貼期間避免食用生冷、油膩、辛辣之物及菸酒。
  • 敷貼期間避免沖洗或浸泡冷水(例如游泳),以免影響效果。
  • 敷貼時不宜睡覺,也不建議在烈日下從事激烈活動(避免流汗沾濕藥餅)。

 

以上~就是關於三伏貼的日期時間、功效及禁忌等資訊,其實除了三伏天外,其他時間身體若有不適也能尋求中醫穴位敷貼的幫助,有時除了外部敷貼,中醫師也會評估患者狀況搭配內服中藥,建議尋求專業意見,幫助自己改善身體的狀況,而大家可能聽說過的「三九貼」概念其實與三伏貼相差無幾,也就是說一年中「三伏貼」加「三九貼」約會有至少 6 次療程,尋求更好效果的朋友可以參考呦~

 

不想去中醫診所人擠人?三伏貼上蝦皮買,自己貼最方便!
*注意:使用前務必向賣家詢問使用方法,且在使用中發現不適請立即撕除,皮膚潰瘍、過敏、孕婦請勿使用!

 

 

|延伸閱讀|

Facebook 留言
cchhllooeee
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