蝦皮優選
子曰:有教無類─論語要教孩子的事
free shipping image
免運費
滿$49,免運費
icon local shipping
運費:
$0 - $90
商品詳情
商品數量
34
出貨地
新北市汐止區

必須要重視品德修養 論語原文 子曰:「德之不修,學之不講,聞義不能徙,不善不能改,是吾憂也。」 譯解 孔子說:「品德不加以修養,學問不加以講求,聽到了仁義而不遵循實踐,不對的地方不能改正,這些都是我的憂懼。」 孔子指出,對於君子來說,除了理想和追求外,道德修養也極為重要,要經得起困難的考驗,「歲寒而知松柏之後凋也。」看到賢德之人就向其學習;看到不好的就引以為鑒,反省自己,「見賢思齊,見不賢而內自省也。」他說:「君子關懷的是道德修養,小人關心的是土地。君子關心仁義,小人關心物質利益。君子能反省自己,小人則怨天尤人。君子不斷地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,小人則不斷走向沉淪。」可見,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有道德修養的人,小人是指缺乏道德修養的人,而聖人則是指對道德理想圓滿實現的人。 《論語》中還有這樣一句話:「惡紫之奪朱也,惡鄭聲之亂雅樂也,惡利口之覆邦家也。」意思是,「我厭惡用紫色代替紅色;厭惡用鄭國的音樂搞亂古雅的音樂,厭惡用花言巧語的利口顛覆國家。」春秋時代視紅為正色,視鄭國的民間音樂為淫聲俗樂。許多諸侯的服裝用紫色代替紅色,用鄭聲代替廟堂音樂,讓孔子產生不安和厭惡。人們常把這幾句話解釋成是孔子的保守思想,其實這是孔子主張「正」,提倡「君子」的說法之一,不能讓歪門邪道取正道而代之。 一個人要想過美好而成功的生活,就必須具備與之相符的良好道德品格。品格是道德問題的核心,而追求良好的品格,其實就是追求全面的「個人卓越」與「人際卓越」。想要達到真實、全面、令人深感滿意而且可以長久的個人卓越境界,就必須要擁有良好的品格,良好的品格是倫理道德的核心。好的品質大致包括以下的元素:正直、誠實、耐心、勇氣、仁慈、寬容、富於責任感等。 一旦確立了自己的道德標準,以之作為倫理的指南,在生命的航船受到誘惑的狂風襲擊時,就不致偏離航向。不幸的是,大多數人並沒有十分堅定的道德信仰,因此,一旦遇到困難,往往很容易被擊敗。在努力邁向成功的過程中,道德品格發展的重要性,絲毫不遜於智力的發展,也不遜於持續提升的感受能力,以及表現技巧。如果未能培養良好品格,便不可能實現真正成功的人生。因為,如果沒有正確的能力去評估怎樣做最合乎自己的利益,便容易追求錯誤的夢想,以一種自我毀滅的方式去行事。如果沒有伴隨品格而生的智慧,往往會優先追求眼前可以帶來快樂或其他利益的事物,並因此將焦點集中於眼前。然而,短期看起來好的事物,以長遠的觀點看卻未必盡然。事實上,假如沒有伴隨品格而來的洞察力、自我約束力以及耐性,我們便難以平穩地邁向全方位的自我完美。反之,如果我們能建立起堅強的道德性格,就可以掃除眾多的障礙,獲得個人真正的成功。 品格對於成功還有另一方面的貢獻。絕大多數的團體成就或個人成就,都需要透過他人的協助與合作。但是,除非他人被我們所吸引,進而喜歡我們,信任我們,否則就不容易伸出援助之手。要讓對方相信與我們攜手共進是一件好事,否則他們不會樂意參與。我們必須直接讓他們看到計劃可能帶來的成就,說服他們,使之相信伸出援手能夠為他們帶來好處。而無論如何,最終成功與否還必須靠我們自己的優良品格。 同時,要實行任何策略或計劃,必須以堅實的道德基礎開始。沒有這樣的基礎,任何一個人都注定要失敗。要確立自己的道德基礎,必須先確定你的信仰是否符合道德,是否符合倫理,是善還是惡。如果這些要點沒有事先建立,那麼我們的行動無疑是建立在一時衝動的幻想、激動抑或暫時滿足的基礎上,這樣的人,不具有堅定的是非標準,以「情境決定的倫理觀」來行動的人,必定要導致失敗。所以,在我們擁有才智了以後,更需有明確、簡明的道德標準。 將仁、智、勇作為君子的三大條件 論語原文 子曰:「里仁為美。擇不處仁,焉得知?」 子曰:「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,不可以長處樂。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。」 譯解 孔子說:「居住的鄰里中,呈現親厚的仁風,這是最美好的。假使不選擇仁厚的鄰里,卻隨意居住,怎能算是有智慧的人?」 孔子說:「不仁的人不能長處在窮困的環境中,也不能長處在安樂的環境中。有仁德的人是安於實行仁德的,有智慧的人,只要有利於推行仁的事就會去做。」 「仁」是孔子學說的核心,這個字在《論語》中出現百次以上,其含義在學術界爭論達兩千年之久仍無統一結論。這一問題的產生,實際上與孔子本身的生活體驗與人生經歷密切相關。當時孔子身為新興知識份子,無權無勢,除了依靠人生閱歷所產生的智慧之外,再無在社會上立足的資本。 他從維護氏族血緣的倫理情感出發,強調以「仁」求「禮」的途徑。這本是因為當時禮樂之道崩壞,諸侯坐大,以周天子為代表的家長制宗法社會漸漸無法用外在權威維護其統治,孔子只好轉而改由意識形態著手的權宜之計,卻因此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。從此,復興周禮由訴諸武力變成了訴諸思想,這一偉大的事業,於是靠著能夠提出思想見解的士人,即懂得「仁」的知識份子來承擔,這種知識份子就是孔子所說得「君子」。即使如此,什麼樣的人是得「仁」的君子,什麼樣的人是棄「仁」的小人,即使是當時的孔子,仍然很難以具體的文字說明。 由於孔子一直用「仁」而不直接以「人」來提倡他的學說,因此,表述「仁」的各種言論成了《論語》的主要內容,而對「仁」的理解和實踐,成了對自我人格的塑造。 在孔子以前,仁這一概念就已經存在了,像《尚書》、《詩經》、《國語》等書中就經常使用仁字。但這些書籍對仁的定義是零碎而沒有系統的,解釋也並不明確。孔子在哲學上的一大功績,就是充分表達仁的含義,使它成為其哲學思想的中心。在論語中,孔子對仁有如下幾層含義: 其一,仁者愛人。 有一次,他的學生樊須問他什麼是仁,他回答說:「愛人。」「仁」這個字由「二」及「人」兩字組成,有處理人與人的關係之意,引申為愛人。愛人是仁的基本含義,也是孔子仁學思想的首要含義。 孔子的學說,本質上是一種為人的哲學,是一種躬身修己之學。簡單來說就是如何培養人、造就人、完善人的學問。這種學問與其說是人生的理論,不如說是人生的實踐,一旦脫離了人群,脫離了你自身所處的人際關係也就無法實踐仁了。舉例來說,「愛人」必須有愛者和被愛者,失去了任何一方,愛人就不能成立了。 孔子的愛人是一種古典而原始的人道主義。據《論語》記載:當馬廄失火後,孔子當下即問傷著人沒有,而不問傷著馬沒有。可見在他的心目中,馬的價值與人是無法比擬的,故而只問人而不問馬。他有句「老者安之」,「少者懷之」的名言,這句話展現出他對人的態度,在今日,這句話就是尊老愛幼。尊老愛幼,幾千年來,一直是我們民族的美德,這一美德的形成與孔子的思想很有關聯。 不過孔子的愛人並非是無差別、無等級的抽象之愛,它是建立在「尊尊」、「親親」的宗法社會關係之上。所謂「尊尊」就是無條件地尊敬長輩和上司,「親親」就是無條件地親近、愛護自己的親屬。孔子認為尊尊和親親是愛的基礎,也是仁的出發點。他所講的愛也就是將自己對親屬的愛擴及於他人、國家、社會。但如果這種愛人有了局限性,如父親做了壞事,他要求兒子為父親隱瞞,相反,兒子做了壞事,父親也為兒子隱瞞。所謂:「子為父隱,父為子隱,直在其中矣。」這種「直」實質上是對罪惡的寬容,是應當加以摒棄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