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書適】即使被討厭,也要自由地活下去:阿德勒的「勇氣」心理學 / 岸見一郎 / 方舟出版
尚無評價
free shipping image
免運費
滿$49,免運費
icon local shipping
運費:
$0 - $65
商品詳情
出貨地
臺北市中正區

作者: 岸見一郎 出版社: 方舟文化 出版日:2019/12/11 ISBN:9789869793698 適讀年齡:全齡適讀 定價:330元 覺得現在「活得很辛苦」的你 請馬上翻開本書! 捫心問問你自己:究竟要在意別人觀感、無時無刻配合他人辛苦活著? 還是接納自己,找到與世界新的連繫,創造渴望的人生? 阿德勒心理學將告訴你:「找到幸福」的答案,如此簡單! 《被討厭的勇氣》作者岸見一郎經典長銷著作 心理學家阿德勒思想的最佳解說與應用讀本 本書特色 ◎岸見一郎將領域廣泛的阿德勒心理學濃縮精華版,推廣屬於「大眾的阿德勒」。 ◎涵蓋歷史背景、理論概念、親子教養、人際關係、自我接納與負責全方位五大領域 ◎結合故事與寓言引導,提綱挈領;清楚易懂的講解,容易吸收與學習。 ◎具體提出淺顯易懂的解說與實務應用的行動方針,並鼓勵生活實踐。 阿德勒的相關著作目前在台灣市面上不計其數,而岸見一郎作為日本的阿德勒研究權威, 本書雖是其諸多著作之一,卻有著獨特的特色與意義。 承襲阿德勒強調「屬於大眾的心理學」精神,岸見一郎特別因應忙碌社會的需求撰寫本書, 在書中處處可見阿德勒將心理學從知識殿堂推向民間,鼓吹作為心的態度、 生活理念與生命哲學的痕跡,這不只是一本個體心理學基礎入門讀物, 更可為正在人生迷途或苦於抉擇的讀者,提供中肯指導與勵志指南。 尤其阿德勒學說原則回歸「以人為本」與「接納自我」,卻又十分入世地涵蓋各種人際關係互動, 當為了生命選擇彷徨或苦惱時,大至人生志業,小至親子對話,都很適合拿來作為內心的天秤, 找出對應方式。 此外,岸見一郎秉持一貫淺入深出,間夾理論&解說&案例的風格, 將廣泛且博大的阿德勒心理學濃縮至本書,且適於生活應用和實際執行, 堪稱是阿德勒心理學相關著作中最佳解說與應用讀本! 目錄: 【前言】 「如何找到幸福?」──阿德勒心理學可以給你明確的答案 岸見一郎 第一章 屬於所有人的心理學家──阿德勒其人其事 【了解他的生平】 【了解他的人格】 第二章 勇氣,是人類獲得幸福的根基──阿德勒心理學的親子教養與教育 【親子教養與教育的目標】 行動和心理上,都要達成明確的目標 生活型態是──「我們對自己及世界的定義」 不是不能改變,是人自己決定不要改變 我是有能力的,而且人人都是我的夥伴 【人際關係的觀點】 從人際關係中,才能觀察出個人行為的意義 【決定行為的「目的論」】 目的論──「去處」比「來處」更重要 行為目的──引起他人注意 行為目的──挑起權力鬥爭 關心未來的目的,不要在意過去的原因 【如何因應孩子的不當行為】 不懲罰,讓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 當孩子自認無能,會以報復做為誇耀 無視問題行為,轉而關注適當的行為 不稱讚,別讓孩子依賴父母的肯定 【遭到挫敗的勇氣】 「追求卓越」和「自卑感」,是人類共有的心理現象 「優越情結」和「自卑情結」,則是病態的產物 你現在就很好了,不需要「變得特別」 【如何讓孩子重獲勇氣】 用鼓勵取代稱讚,只要共享喜悅、表達感謝 肯定孩子的存在,就是最好的「鼓勵」 【課題的分離】 在解決問題之前,先確定「這是誰的課題」 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,才能升級成共同課題 自己的課題,必須自己承擔行為的後果 只要從旁守護,不要過度干涉 第三章 擁有更理想的人際關係──橫向連結與健康的人格 【每個人都是對等的存在】 壓制與干涉代表什麼樣的人際關係? 拒絕言語溝通的人,原本就沒有溝通的意願 【競爭的縱向關係】 縱向關係:上對下、有能對無能的判斷評估 橫向關係:人無優劣,只是責任和目標不同 人類是向「前」進,不是向「上」爬 【協力的橫向關係】 在對等存在中,人們才能互相協助與鼓勵 在橫向連結裡,無需炫耀優秀或證明自己 【讓自己幸福的三個要件】 接納自我──改變對自己的看法 信賴他人──這個世界並不危險 貢獻他人──懂得付出、給予回饋 【為他人著想的共同體意識】 人最根本的理想就是擁有「歸屬感」 「社會意識」也可能被濫用為強制的工具 第四章 只有自己能夠決定自己──阿德勒心理學的基礎源起 【希臘哲學與阿德勒】 柏拉圖──「真正原因」與「次要原因」 亞里斯多德──「四因說」 阿德勒──孩子被寵壞是「結果」還是「目的」? 【行為目的之善】 在希臘語中,「善」的意義是指「有益處」 不能無視於狀況,便決定什麼是「絕對的價值」 【人只活在自我定義的世界】 人都是依從自己的關心去了解世界 每個人私自的感受,並沒有對錯之分 有用的鼓勵,要存在於對方構築的現實中 【反對決定論】 自卑情結是逃避人生課題的藉口 我門無法從社會條件去論斷一個人 【一切由自己決定】 既然生而為人,就永遠都有其他的生存方式 人在所有情境中都有選擇的可能性 【個人的主體性】 個人的解釋和運用,才是決定性的關鍵 不是做不到(cannot),而是不想做(will not) 第五章 人生,就是對自己負責──阿德勒心理學的人生行動指標 人生的意義,要靠自己去給予 即使被討厭,也要自由地活下去 不害怕失敗,才能真正向前邁進 知道自己想要什麼,不為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活 所有的「自由」,都伴隨相對而來的「責任」 不要用「人生的謊言」來逃避自己的課題 寬容看待差異,他人也不必滿足我的期望 真正的自立,也包括在能力不及時尋求協助 不要期待被體諒,而是要用語言直接表達 人無法相互了解,所以更需要努力溝通 拋掉過去,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 抱持「樂觀」主義,而不是「樂天」主義 從做得到的事開始,就是改變世界的起步 【後記】 不只是理論,更是「心的態度」 【參考文獻】

聊聊
加到購物車
立即購買